则上一直秉承着东富西贵南贫北贱,从来没有因为朝代更迭而有所改变。
东富。
国库和粮仓等一系列仓库皆在东城,这里更是巨商大贾和殷实之家居住, 很是富有。
西贵。
西城的宣武门内外以及西四胡同等处,在前朝皆是王府、侯府、五品以上大臣府邸的盘踞之地,住的尽是达官显贵。
大岩国覆灭后,那些作奸犯科之徒,上到皇亲国戚,下到文武百官衙门小吏,皆在公审后就被如拖死狗般拉到菜市口当众问斩了。
乱世用重典。
在国师殿新立的当口,杀鸡儆猴十分有必要。
毕竟,苏小丫和虞书衡是真的不希望在国师殿的管理下,还有各种仗势欺人、欺男霸女、贪污受贿的事情发生。
当然,水至清则无鱼!
只要不是欺压老百姓,收一点冰敬、炭敬,国师殿是不管的。当然,如果数量超过了规定的金额,就会被直接定性为贪污受贿,可是要承担相对应的责任,受到处罚的。
“瑞雪逍遥下九重,行衙吏部挂彩灯。频叩朱门献暖炉,玉做火塘熔炭红”,这就是官场冬日流行的“炭敬”。
“赤日炎炎似火烧,京里老爷锦扇摇。欲得晴空展双翅,纳来寒玉配君腰”,这是夏日各级为京官消暑降温献礼的孝敬,此谓“冰敬”。
实际上“冰敬”、“炭敬”就是夏冬两季行贿的别称。
但是“冰敬”、“炭敬”既不提到“钱”、“财”二字无丝毫铜臭之气,又兼有体贴入微之意。所以,从前前前朝开始就存在,一直流传到现在。
所以,苏小丫和虞书衡这个前世学过历史的高中生,在成立国师殿后,并没有阻止的意思。
夺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过犹不及的道理,苏小丫和虞书衡都懂。
所以,除了高薪养廉的一系列措施,如同“冰敬”、“炭敬”这样的在两人能够接受的范围,不会伤害到老百姓利益的灰色收入,两人也都入乡随俗给予尊重,萧规曹随一并保存下来了。
只不过,将心知肚明的暗箱操作,直接明确规定了金额,绝对不允许各级官员越雷池一步。
而今入住西城的,要么是原本就清正廉洁的官员,要么是新提拔的所有敢于为民请命的正直官员。
简而言之,这里犹如官员的福利天堂,全部都是由国师殿直接分配的。
这便是苏小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