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吴稚辉收到胡适的信件后,非常激动,不是为了可以救自己的学生而激动,而是为抓住了中共的大人物而激动,马上告知上海警备司令部,经过残酷到极致的审讯,陈延年不肯出卖党的任何秘密,1927年被恼羞成怒的警备司令杨虎下令乱刀砍死,死的极惨,可怜陈延年到死都不知道,自己是被老师给出卖的。
现在很多文章说胡适是好心办坏事,我们不评论,只说事实,大家自己判断,胡适是一个资产阶级改良派,反对进行激烈的社会改造,他也是一个大知识分子,爱惜自己的羽毛,不太愿意参与政治争斗,1927年4月12日,胡适离开美国回国,当他听说4.12事件后,为了避开争斗漩涡,他选择在日本呆了一段事件,直到当年5月中旬才回国。
在日本的这段时间,他有充分的时间了解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了解这些故交好友各自的立场,而且他在上海的寓所,正好与蔡元培是邻居,低头不见抬头见,以胡适的大脑,肯定知道把信件交给吴稚辉的后果,他还是这么做了。
要知道中国很多知识分子都不愿意参与政治,更加不愿意杀人,吴稚晖连自己的学生都杀,遭到文化圈的一致排斥,鲁迅两兄弟极尽嘲讽,很快吴稚辉的名声就臭大街了,没人愿意靠近他。
胡适见状,立即划清界限,表示了对吴稚辉的鄙视,保住了自己的名声。
蔡元培自己从来不否认参与过4.12事件,但他也感觉很奇怪,为何大家都鄙视吴稚辉,但对自己总是网开一面“于我多恕词,而于稚晖多责备”。
再说说鲁迅,以前读书的时候,总觉得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不知道为啥非要学,等互联网兴起后,网上时不时出现一些抨击鲁迅为人的文章,看上去好像也没错,等再进一步了解鲁迅在大革命中的表现后,在终于明白,为啥在宣传中,要把鲁迅放在这么高的一个位置了,因为他的确配得上。
1927年1月18日,鲁迅到达广州,担任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年4月21日即辞职愤然离开,网上有很多人跳出来说,鲁迅因为私人恩怨离开的,说这种话的人,脑袋是真蠢就是真坏,为啥,说说就清楚了。
当时广州是革命的大本营,但军队掌握在粤系李济深手里,4月15日,李济深也在广州搞大搜捕和大屠杀,中山大学学生被抓了几百个,当天下午,鲁迅就召开会议准备营救学生,遭到朱家骅的强烈反对,朱说学生违法政府才抓的,学校不能出面干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