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环境以及高强度的科考工作任务,面临的困难肯定艰辛。我相信,凭借大家的专业技术能力和团结一心互助友爱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崇高务实的职业信念,我们一定能够顺利圆满地完成总院交给的这次冬季海上科考任务。”
潜龙边说边翻开了文件夹,开始详细分配科考工作任务:
“李旭扬,你负责协助我全面协调工作及无人科考设备的管理使用工作。陈宏志负责进行海洋生物样本的采集和初步分析工作。程强博士,你带领地质小组负责海底地质结构的探测和采样。其他小组按照专业分工,分别负责海洋物理、化学参数的测量以及海洋气象的实时监测。”
队员们一边纷纷点头表示赞许,一边都认认真真记录着自己所负责的科考任务及要求。
安排好此次渤海冬季科考任务的具体分工后,潜龙又继续说道:
“渤海是我国最北端的内海,受北极气候影响比较显着,尤其表现在冬季,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前辈海洋科学家们就曾经多次在渤海进行过冬季海上科考,最有纪念意义的一次科考就发生在公元二十一世纪的2025年,那年我国组织的冬季渤海科考涉及到多个领域,包括海冰物理辐射特性、海洋环境参数、大气环境因素、海洋生态系统及海洋化学等。科考的主要目的就是揭示海冰对渤海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未来的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那次科考的重要发现及成果就是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首次在北半球最低纬度的海冰区,成功地尝试了采用‘卫星遥感一无人机航飞一科考船联动’的多学科海冰同步观测,为发展极地立体观测技术体系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数据获取上也特别全面,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科研人员希望从中能够揭示出海冰对渤海生态系统的影响,为未来的海洋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那次的科考队在辽东湾和渤海中央海区设置了两条纵断面、两条观测横断面,重点研究了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大气、海洋对渤海海冰生消过程的热力、动力影响以及渤海海冰生消过程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机制。并且还完成了走航观测作业、开阔水域大面观测及采样、加密站点观测和连续站作业等工作,并于当年的2月1日在渤海冰区顺利完成了船一岸海冰协同观测。那一次海冰观测的成功,为深入理解冬季渤海海冰的生消过程及其与渤海生态环境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撑。从历史上的科考成果来看,冬季渤海科考意义非常重要,对研究我国内海海洋科学具有现实意义,同志们,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