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极科考队结束应邀参加的中环挪威极地海上联合科学考察后,于九月五号早上七点多顺利返回到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
队长潜龙带领五十名科考队员回到了黄河站后,受到站内工作人员及科考队留守环岛极地考察分队队员们的热烈欢迎。
大家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此次中国北极环洋科学探索考察,采取在北极圈内两头并进分工科考的工作方式使科考任务都取得了较好的科考成果与收获。
由于中国北极黄河科考站处于北极圈内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勒松(Ny-Alesund),其地理坐标大约是北纬78°55’N和东经11°56’E,该地区是一个国际科考基地,多个国家在这里设立了北极科考工作站点,而北极点位于纬度90°N的地方。
北极圈通常是指北纬66°34’以北的区域,黄河站所在的斯瓦尔巴群岛(北纬74°81°)在北极圈内,距离北极点(北纬90°)还有大约1,200公里的直线距离。
北极核心区域(即中心地带)一般是指北纬80°以上的高纬度地区(如北极点、加拿大北极群岛北部、格陵兰岛北部等)。这些中心区域还包括常年被海冰所覆盖的北冰洋中心海域,例如北极点周边区域,海冰厚度大并且全年一直存在。
虽然中国北极黄河站不在北极核心区,中国北极科考站选址的原因是因为斯瓦尔巴群岛的新奥勒松是全球最北端的人类定居点之一,具有以下科研优势:①这里是国际科考基地,多国在此设立站点,便于国际合作和数据共享。②这里具有典型的北极环境:尽管纬度稍低,但具备极地气候、冰川、冻土、极光等典型北极特征。③这里具备交通便利性:相较于北极核心区,斯瓦尔巴群岛有相对完善的交通(夏季通航)、基础设施和后勤保障。
九月份是该地区秋季的过渡期,在气候、气温、冰川冰盖及极昼现象呈现以下特点:①在气候和气温特点上表现为九月初平均气温大约在0°C~5°C之间,到了中下旬逐渐降到-5°C至-10°C之间,夜间可能更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温略高于同纬度其他北极地区,但体感寒冷明显。此阶段会发生极端天气,可能会出现骤然下降到-15°C的寒潮并伴有强风和暴雪。在降水方面主要是以降雪为主,偶尔会有雨夹雪。月降水量比较小(大约20-30毫米),但强风和降雪可能导致能见度骤然下降。在风速上,平均风速有5-10米/秒,阵风可以达到15-20米/秒,加剧了寒冷感。②在冰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