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低温实验室:提供恒定的低温环境,用于需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的实验项目。④月池车间:存放着物理海洋研究的重要设备——CTD(温盐深多参数海洋观测系统),用于采集不同深度的海水样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一天的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没有完全穿透晨雾及云层时,学员们就已经在教室里坐得整整齐齐,他们温习并熟记着那些专业的海洋理论知识。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在讲台上,经验丰富的教授们开始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传授着与北冰洋和北极圈相关联的各类专业海洋知识和航海经验技能,诸如如何用肉眼看云辨天识天气、如何在海上风暴来临前采取哪些紧急应对避险措施等等。
授课的各个学科博士后教授们从北冰洋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说起,谈及那里生活的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浮游生物,谈及这些海洋中的精灵们又是如何在冰冷的海水中构建起了一个又一个微小并且充满神奇多彩的绚灿生物世界;再谈到北极圈里那些冰川覆盖下那种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冰雪下那些未知的神圣世界;谈到海面上巨大的冰川又是如何移动飘移及消融的,这些又将会怎样影响塑造改变着地球上的一些地貌。…
潜龙坐在这些年轻学员们的中间,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所涉及的专业课程中的重点学习内容。他自始至终专心认真地倾听着讲台上这些教授们的细致讲解,偶尔他也会皱起眉头思考着什么,随后又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每一个新的知识点,对于他来说,都像是一块拼图,逐渐拼凑出北冰洋和北极圈这片神秘区域的完整画卷。
除了各类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外,实践能力中的科考船设备实际操作培训更是重中之重。在中国海洋科学研究院总院实际科考设备培训实习基地中心,一艘仿真的混合金属与木制的先进科考船模型摆放在这个专门的培训场地中间,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巍峨巨兽,静静地诉说着中国未来深海大洋科学考察航程中的一些无限可能。
上实际设备操作实习课的第一天下午,潜龙带领着学员们来到了这个巍峨高大的科考船模型前,他率先走上前去,用双手轻轻抚摸着这艘高大的训练船身,仿佛是在与一个久别重逢一起并肩作战的好伙伴进行着无声的心灵交流。
然后,面对着学员们,潜龙首先回顾并讲述了中国进行北冰洋及北极海洋科学考察的历史,他说:
“伙伴们,你们应该都知道我国北极科考的历史背景吧,我国北极科考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20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