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2↑
\n
“那为什么改变原子核中的质子,化学性质就大变了呢?”
\n
“是电中性!原子核内部带正电,电子带负电,正常情况下物质一般都维持电中性,即不带电。”杜平快速说道,这个知识点在电池时提到过。
\n
“这是物理学的内容.”众人都了然了,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各个学科也有交叉地带。
\n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结构决定性质,首先所有的原子都要保持电中性,原子核带正电是因为质子带正电,为了保持电中性,原子核外又有一群电子带负电,且数量需和质子数对得上才行,这样一来正电荷和负电荷才能抵消】
\n
【所以质子数量的改变,本质改变的是核外电子的数量,而核外电子才是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关键因素】
\n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说原子的种类由质子决定,而不是直接由电子的数量决定?】
\n
【这是因为很多元素的核外电子并不稳定,比如钾元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根据泡利不相容原理,同一能层的同一能级只能容纳两个电子,所以钾原子最外层单电子,就很容易与其他元素的核外电子共享同一能级】
\n
【比如和氯元素,两者相遇时,钾元素的外层电子很容易被氯元素的核外电子吸引过去,从而形成氯化钾】
\n
【所以钾元素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带正电的离子形式存在,这时候的钾离子,核外就只有18个电子了,其核外电子数量和氩原子的数量就一样,但化学性质与氩元素完全不同,这就是质子决定原子种类的根本原因】
\n
【说会钾和氯反应,为什么不是反过来钾原子吸收氯原子的电子呢?】
\n
【这里面起作用的就是能量最低原理,也就是说核外电子一般情况下,会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能级,如果最低的能级被占满了才会被迫转移到更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