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从而降低飞行过程中出现的偏转和抖动,实现更高的射击准确性】
\n
【后来人们又发现,把子弹头部改为尖锐的锥形状,能更有效地穿透空气、减少空气对其的阻力,从而实现更远的射击距离】
\n
【但锥形子弹有个缺陷在飞行过程中,那就是容易受到周边不稳定气流的影响而出现翻转,从而降低了飞行的稳定性,影响最终的准确度】【要说明这个问题,先要从子弹的结构开始说起,子弹主要由弹头、弹壳、火药与尾部的点火装置组成,当扣动扳机时,撞针撞击底火盖,点燃底火,燃烧的底火引燃火药,火药爆炸产生的巨大膨胀力,推动弹头发射】
\n
【假如在枪管内设置了这种螺旋线槽,当子弹穿过膛线时,螺旋线槽中的凸起部分会施加旋转力矩于子弹上,使其绕自身轴线旋转,就类似旋转的陀螺一样,始终保持尖端部分向前】
\n
【通过这种旋转能让子弹的飞行姿态变得更加平稳,减少了不稳定因素对其轨迹的影响。同时旋转还能增加子弹对目标的穿透力】
\n
【可以说,膛线就是枪管的灵魂】
\n
奉天殿前。
\n
朱元璋、朱标等人都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这是火铳的改良版本?
\n
火铳,又可以叫“长筒铳”、“长铳”等。
\n
早在几十年前就出现了,不过由于其操作麻烦(和炮弹一样,需要先装填火药,舂实,再填入铁制的子弹,最后点燃引线),而且射程短,准确性低,杀伤力一般全仰赖铳兵的熟练程度,总的来说还是有些鸡肋的。
\n
就算是如今的明军,依然没有大规模装备,铳兵也没有发展成独立的兵种。
\n
毕竟在战场上,你打完一枪后,重新装填弹药的过程可谓是折磨,敌人也不可能等你重新装填完再发起冲锋。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