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就已经达到了整条生产线的极限。
但是现在,经过陈振华的精心改造,再加上合理地调配一部分人工,以及设置自动化的操作,这让整个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原本一天只能生产 1000 发子弹的生产线,如今提升到 2000 发子弹已不在话下,甚至将来人手充足,提升到 3000 发都不成问题。
如果能多几条这样高效的生产线,那么整个八路军所有的子弹供应,就能够全部满足了。当然,这是按照目前八路军的子弹供给水平来计算的。
别说每人配备 3 发子弹了,即便是每人配备 10 发子弹,也不过是这条生产线一个月的产量而已。
自然,在陈振华的积极参与之下,这些生产线的建设,以及那些废旧枪支的维修速度进一步加快。
毕竟,借助陈振华的系统空间,此时运输过来的被损坏的枪支,数量至少不低于八万支。其中,七八大盖步枪大约有四万多支,而中正式步枪大约有四万多支。
至于汉阳造步枪,几乎没有,因为陈振华觉得,那些汉阳造步枪,不仅性能相对落后,而且还纯粹占用了系统的空间,所以他几乎没有收取那些汉阳造步枪。
当然,这也是为了在战场上给小鬼子留下一定的遐想空间,以免把整个仓库内的枪支,全部收取完毕,引起不必要的关注和麻烦,要是被那些世界强国盯上,那可不是陈振华所能应对得了的。
看着那还有接近五千多支需要重新休整的枪支,随着第二批人员的到来,广大兵工厂的制造人员,大家眼里全都放出了充满希望和干劲的光芒。
当然,陈振华给他们提出的要求是,尽可能在半年之内,把这八万多支废旧、毁坏的枪支枪械全部维修完毕,从而用来武装整个独立团、七八六旅的官兵,乃至整个晋中地区的八路军战士。
大家深知任务艰巨,但在陈振华的带领下,在每天的伙食和奖励激励下,每个人都充满了信心和决心,誓要完成这一艰巨而又意义重大的任务。
在维修火炮的过程中,陈振华展现出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专业与专注,他先是围着那门81毫米的迫击炮缓缓踱步,目光如鹰隼般犀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他的眼神在炮管、炮架、炮座之间来回移动,仿佛在审视一件绝世珍宝。当他的目光停留在炮管上时,他会伸出一只手,轻轻地触摸着炮管的表面,感受着哪怕是最微小的不平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