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枪可以给,不过要有兵才行。
这下顿时提醒了倪旅长,于是迅速通知徐深吉、韩冬杉、郭岩、王疯子等人,就地立刻迅速招募兵源。
自然最快的就是立刻将各个县城里的民兵队伍拉出来,直接补充到771团和新三团的队伍中,这一下就立刻拉拢了上千人的队伍,虽然安阳和鹤壁等地的兵力依然缺乏,但是也略有补充了。
不仅如此,倪旅长担心365师师部的新兵训练时间来不及,将在各个县城招募的5000余人,立刻转送到新四团、新五团、新六团、新七团和771团和772团的留守县城,让那些留守将士立刻进行训练。
以便在战斗来临之后,能够有所帮助,哪怕是坚守在晋南根据地的各个县城里也好,至少可以抽调更多的可战之兵出来。
当然,类似的情况,在焦作和新乡地区,更为突出,周卫国无奈之下,在焦作和新乡地区也招募了2000名民兵,补充到驻守各个县城里,同时招募了6000名新兵,交给了新兵团进行训练。
不仅如此,周卫国还将那些投降的伪军3000人,进行了逐一公审,那些罪行累累的伪军则是直接被砍头,而那些罪行较轻的则给予开荒耕地的劳动改造。
至于那些没有罪行且身体素质合格,并且愿意加入八路军的,则是予以了认可,由新兵训练团专门组织短期为一个月的训练,然后迅速补充到各个团中,从而来增加365师的总体力量。
而此时,远在华北派遣军司令部的寺内寿一则是心急如焚。他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地图上不断丢失的县城,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焦虑和困惑。
原本他已经与关东军的司令官取得了联系,希望关东军能够给予华北派遣军一个师团甚至两个师团的兵力支持。
但天不遂人愿,在 6 月底 7 月初发生了张鼓峰事件,整个关东军的兵力都处于厉兵秣马的状态,根本没有精力来支援华北派遣军。
寺内寿一自然不敢拖武汉会战的后腿,无奈之下,只好向日本大本营求助。他在电报中详细地描述了华北战场的严峻形势,请求大本营派遣更多的兵力到华北战场上过来支援。
然而,从日本本土派遣更多的师团过来谈何容易。日本本土现在也没有合格成建制的兵力可派。
此时的日军本部,正在考虑是否还要继续扩大在华的战争规模,以及扩充新的兵源。这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决策和准备,远水解不了近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