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不会自毁长城,他还是能够为朝廷带来不小的帮助。
\n
朱允熥就开口了,说道,“你想来也是知道,朝廷准备在大宁、开平等地设置卫所,这可不是小事。”
\n
傅友德对此也心里有数,连忙说道,“殿下英明,开平等地实在险要,朝廷驻兵必然会使鞑子不敢南下。”
\n
朱允熥也是这么认为,不过实话实说,“只是大军驻守漠南,这并非易事。先中山王言御边之道固当示以威武,尤必守以待重。来则御之,去则勿追,斯为上策,我觉得有理。”
\n
傅友德非常认可的说道,“殿下,臣以为先中山王远见非凡。臣以为此前朝廷将粮饷运至上都及口温,集于各仓,并无太大隐患。”
\n
对于漠南等地,朝廷还是有着很多的安排。除了设立的一些卫所,还在山西都卫于雁门关、太和岭并武、朔诸山谷间等地设立七十三隘,俱设戍兵。
\n
再加上彻底的隔绝大明和蒙古各部在民间的往来,让蒙古各部在生活上也有极大的困难。
\n
蒙古那边的情况比较特殊,他们最特殊的地方就是统治着中原近百年,可是谁能想到他们在败退草原之后,迅速的重新回归到了游牧民族的生活模式。
\n
傅友德继续说道,“殿下,臣以为犯死罪及逃军令之人,可以用这些有罪者充之。”
\n
朱允熥仔细想了想,觉得有道理,“确实如此,那边苦寒,只是所需人马不少。朝廷也仁慈,总要是留些人下来。”
\n
人始终是最为重要的资源,有些罪人罪大恶极,那自然也是不会有什么宽恕。而有些人看似是有大罪,只是未必是罪不容恕。
\n
至于发配充军之类的事情在朱允熥看来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没有少做这类事情,大家自然也都是对此心知肚明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