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伤不急,指挥佥事张信的母亲得了伤寒,请了好几个大夫都没治好,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们和道衍大师一起过去看看”,他的语气不是询问和商量,而是告知。
妙锦求之不得,她正发愁找不到借口和他一起出去,“现在就去?”
朱棣站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走吧,咱们去找道衍大师”。
道衍大师早已准备好,三人立即出发。
这是北平城最繁华的一条街道,店铺林立,摊贩密布,琳琅满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不绝于耳。
妙锦大饱眼福,连连惊叹,先前她误以为北平是苦寒之地,没想到如此热闹,怪只怪前世太穷了,贫穷限制了想象,也限制了眼界。
朱棣见妙锦这般表情,脸上闪过一丝诧异。
从小生活在京师重地,妙锦什么没见过?
也许是失去记忆的缘故,这样一想,不由得对她更添几分疼惜。
张信的母亲今年六十五岁,年迈体虚,多年缠绵病榻,抵挡不住外邪入侵,又因夜间贪凉,
前面的几名大夫,顾忌张老夫人的身体状况,开的药方过于保守,见效缓慢。
道衍诊脉后,旁征博引,说了一大堆患者及家属听不懂的专业术语,以彰显自身医术高超,然后信心十足地保证,老夫人的病不难医治。听完这番话,老夫人当下便松了口气,神色大有好转,由仆妇侍候着喝了碗小米红枣粥。
老夫人年事已高,气虚体弱,痰液咳不出,积滞在体内,导致呼吸困难,无法入睡。
病人休息不好,精神萎靡,又进一步加重了病情,形成恶性循环。
道衍开的方子加大了化痰止咳的药量,先让老夫人夜里睡个好觉。
与此同时,道衍建议把妙锦留下,为老夫人煎药做饭。
道衍煞有其事地说,他开的方子,对火候要求极严,只有精通药理之人才能把握得准,充分激发药性,药到病除。
妙锦听出来了,这位老人家,又在下套让她钻,偏偏又不能拒绝,被浓痰憋得太久,真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所以妙锦只得听从安排。
除了煎药,还要想方设法哄着老夫人吃饭,增加营养摄入量,提高自身抵御力。
张信事母至孝,对燕王殿下感激涕零。
朱棣回府后,派了名既懂医术又会功夫的女史过来帮忙。
至此,妙锦终于明白,朱棣只是在利用她的身份对部将施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