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请安,正巧看见她在摆弄这些,那时年纪小,躲在屏风后,无意间听了些不该听的。”
年世兰手上动作一顿,见他眉宇间浮现出少见的郁色,心知勾起了伤心事。她将染蓝的锦帕随手一扔,转而为他斟了盏新茶:“尝尝这个,江南新进的碧螺春。”茶香氤氲间,巧妙地转开了话题。
法事很快便结束了,可甄嬛姐妹却始终按兵不动。年世兰正暗自揣测她们究竟在谋划什么,就接连收到两条消息:一是甄嬛命人精心绘制了一幅观音像献给太后,那画像栩栩如生,连观音衣袂上的褶皱都仿佛能随风而动;二是她新研制的岩韵香和茶点,太后很是喜爱,不住的盛赞,一时间风靡京城。
年世兰去慈宁宫给太后请安时,故作好奇地提起那幅观音像。太后见她兴致颇高,便命竹息将画像取来。
“儿臣早就听闻这画像精妙,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年世兰捧着画像细细端详,忽而抬眸看向太后,又低头看看画像,如此反复几次,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太后被她这番举动弄得莫名其妙,佯怒道:“你这孩子,打什么哑谜呢?有话直说。”
年世兰红唇微勾,将画像在太后面前徐徐展开:“竹息姑姑,你们快来看。”她轻点画中观音的面容,“这眉眼间的慈悲,这唇角含笑的神韵,可不就是照着皇额娘的模样画的么!”
殿内众人闻言皆是一惊,竹息凑近细看,也不由惊叹:“这么一看,果真是像啊!”
太后凝视着画像,眼底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动容。她抬手轻抚过画中观音慈悲的眉眼,嘴角不自觉扬起笑意:“难得这孩子这般用心。竹息,把这画像挂在哀家床边的紫檀架子上。”说着又深深嗅了嗅殿内袅袅升起的岩韵香,“这香也点起来,莞贵人当真是心灵手巧。”
只可惜,不是她们乌拉那拉氏的女子,当真是太可惜了。
就这样,在观音画像和岩茶的双双作用下,太后的精神一日不如一日。起初只是偶感疲倦,后来竟发展到整日昏沉不醒。
寿康宫内伺候太后的宫女太监们走路都踮着脚尖。那幅观音像在袅袅香烟中若隐若现,仿佛真的在俯视众生。值夜的宫人看着画像,都忍不住拜一拜,祈求菩萨保佑。
太医们轮流守着照顾,但都是束手无策,所有人都猜到,估计太后也就是这些日子了。于是害的太后吐血昏迷的柔则,被胤禛更是迁怒,直接把她降为柔嫔。
年世兰听闻寿康宫的传闻,忽然在想,若是太后听说了柔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