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家,但门上也贴了春联,还有窗花和灯笼,都是蓉宝三人忙活的,晚上点灯漂亮的很。
他坐在书房里写字,刚一落笔就听到两声响亮的“姥爷。”
老杨头应了声,继续运笔。
蓉宝嘉宝没一会儿推门进来,小跑到老杨头身边,一左一右的站在旁边看。
老杨头收笔后满意的欣赏了好半天,问道:“怎么样。”
蓉宝嘉宝自然是说好。
蓉宝:“气势恢宏。”
嘉宝:“大气磅礴。”
“行云流水。”
“一气呵成。”
老杨头看了两人一看,稀罕道:“这嘴巴抹了蜜了?”
蓉宝一本正经道:“长大了。”
老杨头笑骂,“小鬼灵精,你爹那点心眼全长你身上来了。”
蓉宝觉得冤枉,但他觉得嘉宝并不无辜,“村里人都说我像娘,嘉宝像爹。”
村里人的本意是,蓉宝像杨氏,长的漂亮,嘉宝像赵老四,将来有出息,可没别的意思。
要说到性子像,只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老杨头没反驳后一句话,只道:“你娘可没有你这么调皮。”
蓉宝不信,“我娘说她小时候可爱玩了,还去地里摘过别人家的瓜。”
老杨头便道:“我闺女,我能不知道她的性子?”
蓉宝也道:“我娘,我能不知道她的性子?”
屋内鸦雀无声。
在老杨头和嘉宝的目光下,蓉宝声音弱弱的问,“姥爷,那我娘小时候什么样?”
“你娘……”老杨头目光深远,从窗口看向了潭州。
杨氏七八岁的时候,杨母还在,她除了跟哥哥读书,还跟母亲学女红,有时候也会站在村口遥望故土。
“你娘小时候可文静了,上不爬树,下不摸鱼,听话懂事……”
蓉宝惊呆了,“那我娘在家里干嘛?”
随即心疼道:“姥爷,你不会让她整天下地干活吧?”
老杨头没好气道:“我都不下地干活,你娘下地干啥啊?”
蓉宝放心了,“那就好。”
“别打岔。”老杨头继续道:“你娘爱读书,比你们勤奋多了。”
蓉宝“咦”了一声,奇怪道:“我娘爱读书,我怎么不知道。”
在她模模糊糊的印象里,杨氏常常绣花,偶尔会写字,但很少读书。
老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