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那边还有几棵烂根的,你们也可以拔掉拿回去研究一下。”
学生们人工授粉的方法和农户没用的几乎一样,芦苇竿子头上塞一点点的棉花,在花朵上面沾一下。
“噢,对了,豆角大棚,西瓜大棚我都要看看。这两种管理是不是更复杂?”
“西瓜比较复杂,要坐果留瓜,还要计算成熟采摘的日期,过早是生瓜蛋子,过晚熟透了没办法运输,豆角就简单多了。”
黄教授挺有真才实学的,手能沾泥,脚能踩地,也不需要什么红毯之类的。
学生里大部分都是来自农村的,农业大学城里人不咋感兴趣。
刘夏莲给他们讲了一个多小时,口干舌燥的。
猫猫刘不干了,哭着要去玩。
黄教授说:“刘厂长,您去忙吧,我带着学生们参观学习。您放心,肯定不会搞破坏的。”
“好好,那我先走了。”
刘夏莲还真不放心,安排李虎和春岚嫂子暗中观察,发现有啥不对劲的立刻过去汇报。
不过这一行人倒也没啥出格的地方,测量、记录、绘图。肯定是把刘夏莲种大棚的技术学了去,不过刘夏莲也从未想过把这一技术保留着,始终是要传出去的,造福百姓,让百姓的菜篮子更加的丰富,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吃上新鲜可口的蔬菜。
猫猫刘哭闹,还真不好哄。
“咱们去看傻狍子好不好?”
“狍子?”
“嗯。”
“好,要看。”
俩人来到了狍子养殖场,现在也热闹了。
从最初的三十多只狍子,后来刘夏莲又增加了一百头母狍子,现在基本都产小狍子了,总计数接近三百只狍子。
为了防止胡乱交配,进行了分栏管理,种狍子都打上了耳钉,育肥狍子则是单独饲养。
李小飞和两个饲养员正在清理圈舍呢,粪便几乎是每天清理一次。
傻狍子对什么都好奇,铲个粪也要过来看看。
猫猫刘看到狍子高兴坏了,从刘夏莲怀里下来就去摸狍子,也不害怕。
一个傻,一个小,双方还是很和谐的。
李小飞好奇,过来问:“姐,这是谁家娃啊。”
“别人家的,咋样,这段时间狍子养殖场发展的挺快啊。”
“这几天好些了,前几天每天都有好几个产羔子,只是最近狍子不咋爱吃青草了,还是比较麻烦的,我们三个天天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