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24章 《桃源记》解读
\n
《桃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
\n
一石居
\n
淡淡的茶香弥漫着大厅,伴随着悠扬的琴声,人们仿佛进入一个宁静的世界。
\n
如往日一样,众多学子在此悠闲的品着新茶,谈论诗词歌赋,偶尔赋诗一首,指点江山。
\n
好一副惬意的画面,如教员所描述的:
\n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n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n
随着《九州周报》的闯入,一石激起千层浪,和谐的氛围瞬间打破,平时比较安静的茶室,被喧闹声,争论声与不满充斥着。
\n
“赵公子怎么曲解先贤文章,对陶先生如此不敬。”
\n
“赵兄,这次真是马失前蹄,我也帮不了你,陶渊明陶先生的《桃源记》如何这样解读?”
\n
“《桃源记》描写的世外桃源,是陶先生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n
“小国寡民,人人安居乐业,富足平静,没有贪官污吏,没有剥削,一种理想社会。却被解读成……”
\n
“赵哥儿解读的也不错啊,有理有据。“
\n
其中一个对赵平安很崇拜的小迷弟听到后立刻反驳:“你看,这段,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