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些所得,严酷的君王就会严禁百姓去做,违法严厉打击;稍宽松的君王,便会从中抽税,文皇帝驰山河之禁后,这笔收入就没了。
那为何此事要怪到刘彻身上呢?
刘彻为了捞钱,先设了水衡都尉,这是负责铸币的官职,并且脱离于少府之外,也就是说,刘彻通过水衡都尉直接控制铸币权,甚至不用经过少府,哪怕少府是专门负责皇室用度的机关。
但刘彻总觉得自己花钱用钱还要经过别人的手,就是不舒服,
如此一来,刘彻取用钱是方便了,铸币权不再归属于少府,而是归属于刘彻一人。可这就给他儿子刘据带来了大麻烦,水衡都尉是从属于大司农的,从制度而言,并且铸币权就属于水衡都尉,进而等于铸币权属于大司农,
大司农下属官员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流程的铸币体系,有相应的制度、官员、秩序,牵一发而动全身,再想把铸币权拿回少府已是不可能的了,损失巨大。
刘彻玩爽了不管别人,少府因此失去巨大收入来源,这却影响不到刘彻自己,反正在刘彻看来,从少府拿钱,和从大司农拿钱,没什么区别,
这便是公私不分带来的顽疾。
刘彻以人事凌驾于制度,爽了一时,可也让人事逐渐压制制度,再取代制度,成了新的制度,等到想正本清源时,早就晚了。
不仅是铸币权,本来归少府控制的盐铁权力也被刘彻划归到大司农,孔仅和东郭咸阳因此得势,与水衡都尉相同,换汤不换药,这权力放出去,再收回可就难了。
“是刘屈氂叫你来的?”
“陛下,是少府与我商议此事...是,是他叫我来的,可是...”刘买有些急,他不想出卖刘屈氂,但实在找不出旁的理由,京兆尹替少府奏事,除了刘屈氂找他来的,再无其他可能。
“无妨,朕知你们是一片忠心。”
刘据现在也看重宗室力量,这几年打击的太狠,同室宗亲杀了大半,这事全是刘彻父子给高皇帝擦屁股,高皇帝弄出来封国郡县并存,皇室宗亲实力大得离谱,
本来刘彻用推恩令的怀柔办法能解决,但刘据这支蝴蝶改变了世界线,汉匈大战胜利,使得刘彻不必分出精力再对付匈奴,有力气全使诸侯王身上了,最后逼得他们造反,朝廷再清剿,
打得现在残花败柳,又要想办法支持,
况且刘屈氂和刘买,人家也没少给刘据出力,忠诚也经得起考验,不亚于东宫一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