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道杂之。”
此句将蒙在神秘帝王术上的布罩,些微掀开一角,给世人得以窥其径,
不仅是汉家自有制度,凡是劳心御人者,都应行此法。此句的妙处就是在“杂之”二字,皇帝的招数一定要多、也一定要杂,纵观历史,哪位雄主不是雷霆雨露,只懂一道,却不知杂的皇帝,水平就太低了。
刘彻眼中闪过骄傲,“此言朕也是很久之后才听到,朕很少教熊儿这些,他自幼就会,这不是天生的君王是什么?
你再想想,朕所说的是二事吗?”
卫青恍然,
聚学和尊儒,对于刘彻而言,都是一事。
刘彻尊儒而不尽用儒,汉代的儒学也和孔子儒家的思想有了差异,甚至可以说,除了通用教材一样,内里根本是两种学说,
刘彻用此语,无非是要阐明一事,
汉家尊的是显学。
何谓显学,不说虚无缥缈的,
谁能在学宫内舌战群生,引得众人拜服,他的学问就是显学。
卫青似乎可以看到,有此句挂在学宫内,光一个尊字,就会掀起怎样的血雨腥风。文人争斗在笔墨口舌间,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况且,武人相持总会分个高下,而文人呢?并无一个为之公允的标准,谁也不服谁,故说武无第二,文无第一。
卫青感叹道:“陛下,学宫开辩之日,定会鼎沸啊。”
“哈哈哈哈!这就是朕要的!”
反正刘彻看热闹不嫌事大。
“现在你能把熊儿写得给朕看看了吧,朕给他改改,没准就更好了。”
现在小猪膨胀得很,接连做出好词,让他自诩诗赋实力虽不及顶峰得寥寥几道身影,但也算俯瞰众生了,
见卫青掏出简牍,刘据一把抓来,解掉其上的丝绢,说道,
“这诗词啊,最重要的是意,以前朕拘泥于用词,反而没把意表达出来,可想要表达出意,最后还要用字,非得一字一字雕琢不可,朕此前心中无意,现在已知晓.....”
说着,停住动作,看向卫青,卫青也适时的问道,“陛下,您知晓何事了?”
刘彻神秘一笑,“在有意无意间。”
卫青听得一头雾水,他平时很少说些耍帅装腔的话,自然更听不懂陛下的机锋,什么叫有意无意间?
见到卫青懵懵的,小猪又开心了,
“等到你下次来找朕玩,再细细地跟你讲,省的一次把事情都说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