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关,只要在太学中好好读书,等到用你时,你是何种心情?
报君黄金台上意!
一身本事,报效国家!
太学按理说归太常审卿管理,但审卿所管的多为行政事务,真正与太学生接触的是经学博士石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除了石建以外,其余各经都有博士,甚至版本不同,又增设博士,如《诗经》就有鲁、韩、齐三家,只能设分设三家博士,总不能说认领鲁诗,其余两家就不认了,此三种版本,不止是三位博士这么简单,还代表三个地域的经学。
“先生,这几位可擢为掾属。”
博士吕步舒走到石建面前。
吕步舒是为董仲舒的弟子,随董仲舒至长安,被选任为博士。时董仲舒被贬出长安,出任郡国相,书《灾异之记》贬斥时政,刘彻大怒,将此篇文章隐去姓名,拿给诸博士看,吕步舒看到便骂“此为愚夫”!董仲舒被判死罪,又被赦免,刘彻后来问吕,当时是否知道那是你先生的文章,吕说没看出,但到底看没看出,只有吕自己知道。
石建接过成绩单,太学生也是要各科考试的,为首的几个名字尤其显眼,是常年位于甲科的学士,石建满意点头,
“甲科考生,都多准三天休沐,其间用度太学支取。”
对于学生而言,恐怕没有比放假更好的奖励了。
刘彻设太学的思路格外清晰,像主父偃、董仲舒般的大才,只能靠运气碰,均是凤毛麟角的存在。然而一国之治,不仅需要大才,也需要工匠,只有稳定的人才输出机构,人才才会用之不竭,一直靠欧气抽卡,未免靠不住。
刘据也格外重视太学,不然也不会让自己的先生亲自在此任职。
吕步舒笑道,
“先生,那何相自退朝后,就把自己锁进屋内,门都不出了。”
石建叹道:“此子急于用功,为言而言,此事对他未必不是一次历练,但在太学内,还是不要生出拳脚之事。”
“是。”
吕步舒心中暗道,
石先生的意思是,只要何相在太学内,就保着他。
石建显然没把何相的事放在心上,陛下仁德,不会因说错话而杀人,何相只要缩在太学院,静待风头过去就好,也好给其他太学生长个记性,莫要眼高手低,而要如陛下所言“事功”处世。
看着案上评科文书,石建看得极为认真,
眉头皱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