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边写论文边收集孕期数据,这算不算产学研结合?"
窗外,太平山的夜灯次第亮起。肖镇北摸出手机拍下姑娘打瞌睡的侧脸,配文发送到沉寂一年的微博,“镇北公子”写到:「申请升级群名为『四代同堂』。」
三秒后,镇南通过微信发来一张设计图:「给小侄女预留了观星舱。」正在巴黎看秀的老五奥丁直接甩出银行流水:「已包下浅水湾儿童乐园!」
海浪温柔拍打着礁石,文韵书将改好的百家被轻轻盖在熟睡的准妈妈身上。月光漫过百年老宅的砖瓦,在露台积木城堡上流淌成银河。
澳城福隆新街的老字号裁缝铺里,何家媛正被六位姑母围着量尺寸。大红云锦铺了满案,九十岁的太奶奶戴着老花镜,颤巍巍往她腰间系铜钱:"肖家小囡要踩着我们何家的金玉满堂出门哟。"
"太婆,现在不兴挂秤砣啦。"何家媛试图躲开往她袖口塞陈皮梅的三姨婆,却被四姑妈按住肩头:"胡说!你阿爷当年给我挂了三斤腊肉呢!"
与此同时,深水湾肖宅正上演着惨烈教学。文韵书第十三次拍开镇北的手:"逆着纹理梳!你当给赛马刷毛呢?"七把断梳在檀木盒里排成扇形,菲佣捂着嘴躲到廊下偷笑。
"当年你爷爷练坏十八把..."文韵书突然噤声。镜中映出肖正堂拎着牛皮纸袋的身影,袋口露出半截褪色的红头绳——那是四十多年前他们结婚用过的。
肖镇北趁机抓起最后一把黄杨木梳就跑:"我去找大嫂特训!"
郭惠茹的救场来得及时。她在母婴室里边喂奶边指导,双胞胎盛颐盛蔚抱着镇北的腿当秋千。"手腕要像握手术刀那样发力,"她把奶瓶塞给丈夫镇南,"当年编蜈蚣辫练的手艺..."
话没说完,老三奥萨的视频邀请突然弹出来。巴黎铁塔背景下,他大喊:"二哥!我找到澳城最老的龙凤烛师傅啦!"镜头一转,七十岁的陈伯正举着刻刀瞪他:"后生仔把我当GPS用!"
婚礼前夜,何家老宅的天井洒满月光。肖镇北蹲在青石板上给岳父擦皮鞋,听着二楼传来断续的啜泣。何母捧着嫁衣哽咽:"当年我也是趴在这窗台看你爸开着法拉利来接..."
"妈,这是您第三回哭湿盖头了。"何家媛无奈地举着吹风机,瞥见未婚夫在楼下比划口型:论文查重率7.2%通过啦!
子时将至,全福婆婆唱着《梳头歌》推门进来,却见镇北已经握着木梳站在镜前。月光流淌在他僵硬的指节上,何家媛发间的茉莉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