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张阿妹观察了一会,她俩自己在玩成语接龙呢,行吧,多动动脑也挺好的。
从今天开始家里就多了一项娱乐活动,现在只是简单的成语接龙,时间长了可以变成飞花令。
当然飞花令背古诗词肯定难度大一些,也可以提一些历史小知识。
这个小游戏促进了一家人的交流,尤其是吴珊珊和张敏,她俩一个学校,一个年级,就是不一个班级。
平时上学放学都一起。
吴建国的木工活还可以,他下班之后也不加班了,再加上有张阿妹的帮忙,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把小军的上下铺打好了。
组装好之后,还要通风,张阿妹也没想着刷颜色,原木色就挺好看的。
然后庄超英批改试卷回来了。
庄超英回来这一天轰动了整个小巷。
晚上吃过饭后,大家都不嫌冷,跑到庄超英家等他讲高考的事。
吴建国拉着张阿妹:“阿妹,走,咱也带着孩子们去听听高考的事。”
张阿妹他们去的时候,李一鸣他们已经到了。
宋莹也坐好了,看到张阿妹,黄玲热情的说:“阿妹,快进来坐。”
就听庄超英在说:“好多人都写不出来,沁园春都不会写,空在那。第一年高考,确实太着急了。”
吴建国好奇的很,听的认真。
当听庄超英说:“有个学校,他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报考志愿,全部写的北京大学,这下子可算全完了。”
志愿报的好,低分都能上本科。要是能遇上补录,更是惊喜。
林栋哲的注意力全部在牙膏皮上:“庄叔叔,你们招待所是不是有很多牙膏皮啊?可惜了。”
牙膏皮可以换东西,现在连每天梳头发掉的头发攒成团都可以换个针头线脑的。
李一鸣他们这些高考了一次的人最积极,想要多了解了解,这次没希望,就下次继续考。
只有高考才可以改变命运。
所以张阿妹觉得上个大专都行,哪怕是个冷门专业,也包分配。
在庄超英家里听他讲完所有的高考趣事,大家才离开。
出了大门就是自己家,张阿妹问吴建国:“建国,你觉得咱们参加高考怎么样?”
吴建国停住脚步,像是张阿妹疯了一样:“阿妹?你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我们哪能行?”
“怎么不行了?庄老师都说了,考试三十多岁的大把,父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