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迅速转向西南方向。
此人正是张巡亲信、年轻却以严谨和执行力着称的将领——张小虎!他手中紧握着张巡亲笔签发的一道密令。
他们的路线沿着蜿蜒流淌、水势渐丰的涪水(涪江)河谷快速推进。
相比于刘志群直扑梓州的雷霆之威和张巡大军直指成都的赫赫天威,张小虎军的任务表面看来似乎“轻松”一些——肃清主力侧后方的安州、绵州、罗江等中小城池,确保那条从姜维城新占区延伸到主力军团的漫长粮道(生命线)绝对畅通。
同时,还需严密警戒西面那连绵起伏、如同巨龙脊背般横贯南北的龙门山脉。
那里是天然的藏兵地和通道,溃败的伪军残部、虎视眈眈的南诏探子、甚至本地豪强组织的抵抗力量,都可能从其中某个不起眼的垭口如同毒蛇般窜出,威胁大军的后背与粮道。
张小虎端坐在一匹青骢马上,目光坚毅,冷静地审视着前方渐趋狭窄的河谷地形。
他知道,这“清道夫”的职责虽不及攻坚破城的锋芒毕露,却如同维系巨龙身躯的血管,丝毫差池不得!
一旦粮道被断,主力大军将在蜀地腹地成为无根浮萍!
他的军队必须像一把巨大而高效的铁梳,按照既定的路线和时间表,快速而彻底地“梳理”后方!
正如张巡所料,剑门天险崩塌、姜维坚城陷落、主帅杨子钊和监军晋岳被生擒(尤其是那封在不良人推波助澜下传遍蜀地的“泣血劝降信”)……这些消息早已如同最致命的瘟神,在蜀地官场和底层民间疯狂蔓延。
天工快报在舆论战场上的狂轰滥炸,以及此刻不良府这个庞大蛛网对地方官吏威逼利诱、分化瓦解……所有这些,都已将这后蜀之地的大小官员和守军那点本就飘摇的抵抗意志,彻底蛀蚀成了千疮百孔的破絮。
张小虎的军队抵达安州城下(第一个目标小城)时,日头已近中天。
面对这座城墙低矮、护城河狭窄的小城,他并未立刻挥军强攻,甚至没有命令包围。
一万三千人就在城外宽阔处从容列阵,刀枪如林,反射着正午刺眼的阳光,明晃晃一片逼人的寒光!
张小虎麾下,一面高达两丈的玄黑色大旗被缓缓竖起,上书一个巨大的血红篆字:“张”!旗帜在微风中舒展,散发着无形的压力。
军中一位被挑选出来的彪形大汉,手持一个铁皮卷成的、类似喇叭的巨大传声筒,走到阵前,深吸一口气,对着城头开始大吼,每一个字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0页 / 共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