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上,声音带着无可抑制的哽咽颤抖:“陛下……陛下思虑之深,体恤之周……臣等便是粉身碎骨……也难报圣恩之万一!陛下实乃吾辈匠人之再生父母!再造之德,永世不忘!”
裴徽最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才是他“师傅月饷”设下的根本目的——以超越时代的生产关系改革打破根深蒂固的技术壁垒!
以无法拒绝的利益驱动破除行当陋习!
唯有如此,将那些深藏在老师傅个人经验中、口耳相传的微妙“火候”、“手感”、“分寸”,转化为可记录、可教导、可量化的标准工艺和分工步骤。
他心中那庞大的、将整个天工之城打造成超越时代的标准化、流水线化制造重地的构想,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而非永远受制于那少得可怜的大匠个人能力和难以逾越的技术断代鸿沟。
……
当裴徽和罗晓宁在一群神情复杂却又被新希望点燃的工匠簇拥下,走向那座专门用来淬火处理的大型工棚时,工坊角落一处被巨大水轮噪音笼罩的原料仓库背阴处,一个身影悄然隐在巨大的原木垛后方。
这是个年轻的匠人,看起来不过十七八岁,体格瘦弱,脸色带着不健康的苍白,但一双眼睛却异常灵动,带着一种不属于寻常工匠的精明,飞快地扫视着整个作坊的热闹喧嚣。
……
……
空气中弥漫着铁锈、汗水与未散尽的焦炭味。
刚刚解决了各类作坊工匠们的传承难题,裴徽的心情本应轻松些许,但身旁罗晓宁脸上那褪去的兴奋和重新凝结的凝重,像一块无形的寒冰,瞬间冷却了气氛。
通道两侧是高耸的作坊墙壁,偶尔有运送焦炭或矿石的小车吱呀驶过,留下两道浅浅的辙痕和飞扬的尘土。
远处,隐约传来沉闷如巨兽心跳般的鼓风声,那是钢铁作坊的心脏在搏动。
罗晓宁深吸一口气,那混杂着金属气息的空气似乎也带着沉甸甸的重量。
他刻意落后半步,趁着通道里相对安静,只有远处炉火的低吼和近处脚步声回荡,声音压得低沉,带着一种近乎恳切的忧虑:“陛下,”
他开口,每一个字都像在斟酌分量,“方才盔甲作坊之事,仰赖陛下圣裁,解了燃眉之急。然则…天工之城各坊,无论是战刀、铁枪、盔甲,还是弩箭,乃至新式火器研发…最核心、最根本的瓶颈,并非单一人手短缺,亦非某一工序卡壳,而是…钢铁!是钢铁的产量与品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