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
“那些大匠们……已然数日不眠不休,正在全力改进,只盼能寻得一线曙光。”
罗晓宁眼中闪烁着强烈的期待和一种看到未来的兴奋,仿佛已经穿透眼前的困难迷雾:“据为首那几位掌案大匠日夜演算推敲,此机若真能功成……其效用足以震古烁今!”
“不仅熟铁板材产量将成倍翻升,为兵作坊这迫在眉睫的材料瓶颈注入一口活气,更妙者——正如陛下当初所言,此机若成,必可稍作改动便用于压制铜钱、银元,乃至金饼!倘若如此,户部刘晏尚书麾下的铸币司所费工本料钱,必将大幅削减,于国库,于万民,皆为大利!”
裴徽微微颔首,坚毅的唇边牵起一丝认同的笑意。
他停下脚步,伫立在石坝边缘,目光投向水渠中奔腾不息、裹挟泥沙的水流,那褐黄的激流仿佛冲刷着他脑海中奔腾的技术构想图景。
那些旋转的辊轮、精准传动的水力结构、通红的板材……它们能否在这水流的驱动下诞生、完善?
大唐精兵的装备能否借此更上一层楼?
良久,他才从凝思的深水中浮出,转过头,语气转为一种战场决策才有的凝重:“战刀产量,眼下三处战事用度,倒也勉强支应,尚能应付一阵。然朕观近几场与吐蕃、契丹之野战,思虑再三,意欲革新步军操典与战场阵型布列之根本。将来……”
他语气顿挫,每个字都重若千钧,“朕欲让军中大半披甲步卒,换装长柄丈二铁枪!”
罗晓宁心头猛地一跳,如同战鼓擂响,立刻低下头颅,屏息凝神,专注得如同聆听神谕。
裴徽的声音沉稳如磐石,却饱含一种穿透千军万马的锐气:“铁枪阵列,拒马封堵冲击最是坚固;结步战坚阵,对抗精锐骑兵集群冲锋之时,其硬撼阻挡之效,远胜十人九盾之法;更兼刺击之时,专破厚重铠甲,尤胜刀劈斧斫之效。此一寸长,便是一寸不可逾越之地利,步战无上之重器!”
他手臂在空中重重一劈,仿佛劈开敌军盾阵,带起一股无形的铁血杀伐之风。
罗晓宁心潮澎湃,然而一个巨大的阴影却瞬间压过了这份激动。
他眉头不由自主地深深锁紧,如同一道深深的沟壑。
谨慎的言辞在唇齿间斟酌片刻才徐徐送出:“陛下圣明烛照,铁枪之利,臣……深以为然,无可质疑。”
他喉结滑动了一下,声音更显沉重,“只是……这铁枪打造,尤以枪尖为性命所系。其形制、重心之精准、锋利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