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两口脸色不太好看,心里也憋着气。
再看俩人怀里的两个小孩儿,也不知道是哪个儿女的孩子,长得跟小仙童似的,粉雕玉琢,可爱得紧。
不得不说,这个儿子家真是人丁兴旺,兴旺的让潇达妒忌。
潇家人趴在电视机前心里都酸不拉叽的,认出了人还不如没认出来,心理落差太大,于是,又缓缓的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这时候,电视里主持人的声音变得激昂,宣布竞赛正式开始。
首先比的是听力。
一个会英语的评委走上台,他面带微笑,用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向参赛的学生们问好。
这个环节是考察日常交流,对话内容的理解,还要回答一些评委提出的问题。
参赛的一共有五个学校,都是国内顶尖的学府,这次是团体赛,只要这个团体里面有一两个出色的,能答上问题的,并且是答得好的,这个团体拿的分数就高。
评委从第一个学校的代表团开始。
他用温和的语速提出一个关于天气和出行的日常情景对话。
第一个学校的学生明显有些紧张,站起来的那个男生磕磕巴巴,额头上都见了汗,回答得前言不搭后语,最后还是靠着队友的提醒才勉强完成。
评委礼貌地点点头。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学校,表现有好有坏,但总体来说,面对这种全国直播的场面,都有些发挥失常,因为头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难免紧张。
终于,轮到了华清大学代表队。
评委的目光落在韩清韵她们这一队,他微笑着提出了一个更复杂些的问题,关于对一部文学作品的看法。
这个问题一出,不光是台上的学生,连电视机前的不少文化人都愣住了,这可超出了日常对话的范畴。
韩清韵身边的一个队员被点名,站起来后张了张嘴,脸憋得通红,一个词都说不出来。
白若云幸灾乐祸的撇撇嘴,小声嘀咕,“呵呵!看吧,还不是不行。”
话音刚落,就见电视里的韩清韵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
她先是对着评委微微颔首,然后用同样流利且清晰的英语回答了问题,她不仅准确说出了那部作品的主题思想,还延伸着谈了自己对作者写作风格的见解。
她的发音标准,用词精准,神态自若,仿佛不是在比赛,而是在进行一场轻松的学术交流。
整个现场都安静了。
那位外国评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