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市面售价已经跌到了10文,和清统区米价差距之大,令人咂舌。
\n
第1个因素是:
\n
进口!
\n
广州港对进口大米免税。
\n
消息传开,
\n
暹罗和安南的米商们纷纷组成船队沿着海岸线航行,到广州交易。
\n
一来,沿着海岸线航行可以避免海盗袭扰。
\n
二来,返航时可购买畅销货。
\n
这样一来,
\n
意外导致了南洋部分缺粮地区的粮价上涨。例如——兰芳。
\n
他们必须付出比广州港高4成的价格,米商们才愿意光顾。
\n
这一切,
\n
吴国并不知情,也不感兴趣。
\n
……
\n
造成粮价下跌的第2个因素,是江南8府种植模式的改变。
\n
从明中期开始,
\n
江南地区的粮食种植比例逐年下降,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逐年上升。
\n
原因很简单:
\n
市场导向!
\n
、桑、茶的单亩利润远高于粮食。
\n
在个别府,
\n
经济作物的种植比例,甚至达到5成。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