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举行盛大的送别仪式,以血脉亲情为羁縻,尽量压制殖民地自我意识的爆发时间。
\n
……
\n
随着殖民浪潮、航海探险如火如荼展开,英雄的故事和一夜暴富的故事在帝国的每一处茶馆酒楼被人反复提起。
\n
倒也不全是忽悠~
\n
确实有不少幸运儿在海外意外的发现了金矿、铜矿、领土和航线,从而实现了地位跃升。
\n
最典型的是巴布亚金矿。
\n
一经发现,就有几十万淘金者涌向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
\n
帝国上下刻意忽略了移民开拓进程的风险和死亡,只聚焦于那些成功案例。
\n
李郁在日记本写下:
\n
帝国需要血性。
\n
帝国需要开疆拓土。
\n
帝国暂时不需要过多的理智,极少数人保持理智就够了。
\n
……
\n
从发动茶叶战争到现在,至少 6000万子民离开了帝国,他们的去向不同、目的不同、命运不同,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随身携带了一杆火枪。
\n
对此,
\n
欧陆舆论不是很赞同。
\n
他们普遍认为吴国的移民携带了两杆枪,一杆是杀人的,一杆是造人的。
\n
战争的缘故,除了撒克逊,其余参战王国皆出现了青年男子断层的现象。
\n
有太多的适龄女人寻不到合适的年轻男子。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