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大贺典雄示意摩图拉离开,有些话他只能和罗纳德一对一沟通。
\n
索尼和飞利浦合作开发的cd,已经在这几年占据了所有的数据存储需求。包括音乐,数据,照片,甚至视频。在遥远的香江,还有人使用压缩率不高,清晰度非常低的mpeg-1技术,作出了一种叫做vcd的载体,盗版了很多电影。
\n
由于cd的容量有限,所以一般的电影都需要2-3张vcd才能放下,看到中间,还要去换碟才能继续看下去。
\n
所以,一种更大容量的存储介质,就被各家厂商列入了研发日程。
\n
而索尼和飞利浦有了开发cd的老关系,又一次一起合作,拿出了一种叫做多媒体光盘(mmcd)的标准。
\n
这种标准,原来cd使用的激光头伺服技术可以继承使用,非常的合适两家厂商。
\n
而另一种是超密度(sd)光盘,由东芝、时代华纳、松下电器、日立、三菱电机、先锋、汤姆逊和 jvc联合研发支持。
\n
眼看这样下去的话,当年录像带vhs和beta两种格式大战的历史就要重演。好莱坞的几大制片厂还没有发声反对,五家计算机公司(ibm、apple、康柏、hp和微软)受不了了,跳起来反对。
\n
这是因为,cd在发明以后,很快就不单单被用来存储音乐,还被电脑厂商使用来存储数据。现在很多软件的发布,都是用cd这种媒介了。还有各种可擦录的cd-i格式,让用户可以用便宜的cd代替昂贵复杂的磁带机来备份。
\n
如果这个新的媒介像当年的录像带一样分为两个阵营,好莱坞是无所谓,大不了发两个格式好了,反正一样能卖。但是电脑厂商可受不了,以后发行软件,和各种电脑的接口,都要做两套读取设备,本来就硬件兼容性问题严重的windows操作系统,岂不是彻底完蛋了。
\n
他们组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