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斛律归汉这些都是军官、富商、工匠的子弟,比如斛律归汉就是在战场上立功的兄长斛律金,用军功换来崇文阁读书的。
\n
他们没有太多的基础,在崇文阁也只能攻读《孝经》,根本没有算学的训练。
\n
不少人就出了洋相,有人说二十年,有人说一百年,还有人根本不明白这个题目要算什么。
\n
斛律归汉虽然说出了正确答案,但是这帮寒门子弟还是被士族子弟们狠狠的笑话了一番。
\n
公布答案后,答错的都低下头,第一次就在苏郡公面前出了丑,岂不是影响了前途?
\n
苏泽却说道:
\n
“如今你们面对的,都是两千亩土地授田十户的情况,这工作好做,只要不怕苦劳,用心尽力,不被地方胥吏蒙蔽,事情就能办的妥当。”
\n
郡公是要用这个题目来提醒大家?
\n
众人齐声说道:
\n
“谨记郡公教诲!”
\n
苏泽抬起手说道:
\n
“可是第一代足授容易,第三代,也就是四十年后就无田可授了,诸位到任之后不妨多想想,等到四十年后,你们万一有人位列宰辅,那时候要如何面对授田令的问题。”
\n
在场的都是年轻人,在苏泽的引导下很快就陷入到了思考中。
\n
其实这个问题都不用四十年,在凉州就已经发生了。
\n
因为战乱波及少,凉州授田一直都很有问题。
\n
靠着从士族豪强手里没收非法土地,加上苏泽在凉州大力建造的坎儿井等水利设施,增加了土地的供应,算是勉强解决了第一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