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咔,很好,休息十分钟,换场。”胡玫喊道。
\n
她对周路越来越满意。
\n
临场改词不算什么,演员也不是完全按照剧本照本宣科的,经常会根据对手演员进行小范围的调整。只有两个演员互动起来,才能让戏剧变得更接地气,更贴近现实。
\n
因为这是演员最直接的反应,最接近自己的状态,也最真实。
\n
胡玫也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导演,她认为这不算错,只要能突出人物特点,小范围的改动反而是好事。
\n
胡玫满意,现场的演职员们,对周路也满意。
\n
陈保国在拍摄完成之后,意外的叫住了周路:“去病,一会咱俩对对词,省的伱改词改的我意外,下次我再接不住就出笑话了。”
\n
“陈老师,您别笑话我了,我就偶尔灵光乍现一下,平时能跟上您节奏,我都万幸了。”
\n
周路挠挠头,天气太热,头套贴在脑袋上,痒痒的很难受。
\n
甚至晚上下戏之后,周路的头上都捂出了红点子。
\n
剧组大部分演员,都养成了这么个毛病。
\n
胡玫在一边说道:“小周你也不用谦虚,年轻演员能在保国的压力下表演好,已经是难能可贵了,你还能突出人物细节,该有自己对角色的理解,相当不错了。”
\n
陈保国也表示赞同:“对,这也算是你真正的了解了角色的自然反应,对演员来说是很宝贵的。”
\n
周路弯腰:“谢谢导演和陈老师。”
\n
杜醇还处于惊讶中,这不是他第一次看到周路拍戏。
\n&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