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研究小组逐渐组建起来。医院里的一些年轻医生和经验丰富的护士都积极响应,他们都被林逸凡的热情和执着所感染。这个小组每周都会抽出固定的时间进行病例研讨和学习交流。逸凡会把他在培训课程中学到的新知识、新方法分享给大家,同时也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在急诊室遇到的疑难问题。
在一次研讨会上,一位年轻医生提出了一个关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急救的新方案。这个方案结合了最新的国际研究成果和他们医院的实际设备情况。逸凡听后非常兴奋,他觉得这个方案很有潜力。于是,大家开始一起深入研究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查阅更多的资料,并且模拟了一些病例场景进行演练。
而陈婉清这边,她成功地与一家慈善机构达成了初步的捐赠意向。这家慈善机构将为医院捐赠一批基本的医疗设备,包括几台新型的心脏监护仪和一些急救药品。陈婉清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她不仅要和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反复沟通设备的型号、数量和使用方式,还要协调医院内部的部门,准备接收设备的相关事宜。
当逸凡得知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他知道这些设备将对急诊室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他对陈婉清说:“婉清,你真的太棒了。这将是我们改善急诊室医疗条件的一个重要开端。”
陈婉清笑着回答:“这也离不开你的努力啊。你在急诊室的工作让我更加坚定了要为医院争取更多资源的决心。”
然而,就在他们以为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在慈善机构捐赠设备的过程中,遇到了运输和安装方面的问题。由于设备比较精密,运输过程中需要特殊的保护措施,而医院内部的安装场地也需要进行一些改造才能适应新设备的要求。这就需要额外的资金和人力投入。
陈婉清又开始忙碌起来,她四处寻找解决方案。她联系了一些运输公司,询问他们关于精密设备运输的价格和保障措施。同时,她也向医院的后勤部门咨询了场地改造的预算和时间安排。
逸凡在医院里也没有闲着,他和同事们商量如何在设备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继续保证急诊室的工作效率。他们调整了工作流程,对医护人员进行了临时的分组培训,以便在新设备到来时能够尽快上手操作。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人的质疑和不理解。有人觉得陈婉清为了这些设备给自己和医院带来了太多的麻烦,有人觉得逸凡调整工作流程是多此一举。但是他们并没有被这些声音所影响。
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