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吸引力可太大了,尤其是对于雄心勃勃不甘被先帝的光辉掩盖的李治来说尤其大。
“你觉得朕能去泰山封禅?”
房遗爱十分肯定的回答道:“能!一定能!”
历史上的李治就去泰山封禅了,虽然在这个时空中,覆灭高句丽的功业被按在了李世民的身上,但是大唐以后会更加强盛,没道理李治就没无法去泰山封禅了。
听了房遗爱如此肯定的回答,李治心潮澎湃,咧嘴笑了起来。
“赶紧去筹备科技院,赶紧下江南,赶紧回长安,千万别在江南多逗留。别逼朕三番五次的派人去催你!”
既然拦不住房遗爱下江南,那期望房遗爱快去快回,不然他真会派人去催房遗爱快点回长安。
房遗爱拱手笑道:“臣领旨。”
房遗爱大步流星的离开了两仪殿,只留下李治坐在御座上傻乐,被钓成了翘嘴。
对于房遗爱的话他深信不疑,一方面是因为房遗爱吹过的牛都实现了,另一方面是因为房遗爱的讲学,他一课没漏全都听了下来,他自己也能意识到科学所蕴含的重大效用。
虽然不用再讲学,但是房遗爱却还是有很多事要做。
一方面是成立科技院的事,另一方是在下江南之前他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交代,尤其是左侯卫要拱卫皇城,一定要安排好。
至于下江南的行程安排,反倒是不需要他来操心,无论是晋阳公主还是长乐公主都能打理的很妥当,她们既有能力,又有公主的身份,根本就无需房遗爱过问操心。
与此同时,新一期的官报也开始放行,被投放到了东西两市。
东西两市都已经排起了长龙,等待购买。
阅读官报早已经成为了身份的象征,但凡家资颇丰的人,都会派下人去抢购官报?
在官报发行的那几天里,大户人家谁手里没有官报,出去不谈论几句官报,都不好意思见人!
如今,得益于活字印刷术的传播,长安、洛阳,乃至大唐其他地方,也涌现了很多报纸,尤其是涌现了很多跟诗文有关的报纸。
只不过,这些报纸的发行量和影响力都完全没办法跟官报相提并论。
可以说,很多大唐人,尤其是家庭优渥的大唐人已经养成了看报的习惯。
所以,每次官报发行无疑都是备受瞩目的事情,很多人早就等着一睹为快。
当然了,也不是每一期官报都会引起大规模的议论热潮,毕竟朝廷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