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大娘,你好!我是从邑城来晋国投亲的,路经到这里。天色已黑,路不好走。”
\n
朱素素谎称自己是来投亲的,问大娘能否让她借宿一晚?”
\n
大娘眼里泛着警惕之色,问:“百布来的,那你就是布桑族人了?”
\n
(在这里补充说明一下,百布、邑城、布邑三个地名的关系。百布是个总称,邑城相同于市区,布邑相同于县城。之所以叫百布,是因为百布是个多民族地方,以布桑族为主。
\n
朱素素的父亲是布邑的地主,家却安在邑城。因而朱素素出生在邑城,却是布邑。每到春耕秋收的季节,朱素素就跟随父亲回到乡下布邑,在乡下布邑认识了一生最要好的朋友—玛尼娅。)
\n
“邑城有布桑族、羌族、突族、也有汉族。我不是布桑人,我是汉人。”朱素素回道。
\n
汉人。
\n
大娘环顾一眼,又问:“你是一个人?”
\n
“是的。”
\n
听到朱素素是汉人,又是一个女子,大娘这才放下戒备,邀请朱素素进屋。
\n
得知朱素素三天没吃东西,大娘把刚才吃剩的饭菜加热。
\n
“我这里没有好招待。姑娘,如果你不嫌弃,就趁热吃吧!”
\n
朱素素深知如今,这个世道,谁都不容易,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
\n
“大娘言重了。大娘肯留小女一宿,小女已经感激不尽了,那还有嫌弃之说?”
\n
朱素素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叫,感谢一番,狼吞虎吞起来!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