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经生死,对于这种刻入骨子里的羁绊并不太懂,他略微沉默了半响,去追溯自己这一生中,是否也曾有有过这样的人出现,想了半响,却甚为模糊。
\n
倒是苏瓷先笑出声,“今日怎么会问我这些?”
\n
伽兰罗耸了耸肩,他归咎为只是一时好奇罢了。
\n
很快桑女媚主的传言被平息了下去,此番传言被天昭堂发现有言氏之人参与。当日言如潮归家之后大发雷霆,又请出家法对言子盛又打又骂,言如潮本就行伍出身,这番动静下来,言子盛直接被打得下不了铺,到这个程度,他也没有怀疑文书意所言,只当是天昭堂在为皇帝遮掩。
\n
但言子盛毕竟不敢违逆言如潮,尤其是上清宫十六子事件之后,幼弟归来后,族中对他的重视不下于他这个嫡长子,这让言子盛心中还是有几分担忧,因此即便他亦有说辞,但却不敢当面顶撞言如潮,只能认罚。不过,言子盛传出去的这则传言却如投海的一石,还是将阿宁拖到了明面上来。桑宁手中牵动的利益终究让世家之人盯了上来。
\n
朝会之上,有人提出商合站的管理和戍守当由两国派遣官员处理,尤其是商道的戍守交给一个流民军是否过于草率了。
\n
这些人自然不知,这商道建立最初便是阿宁说服萧盛用这商道的分利换取立国之外铁矿的收益,以此避免了一场因铁矿争夺而可能燃起的边境战火。他们看到的只是阿宁如今手中持有的利益,而看不到她所平衡的各方权势。
\n
况且与大成的谈判早已结束,军队戍守早已谈妥,今日提出再无意义,那么能动的便是阿宁的管理之权,提出此话的人当真是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
\n
如今恒盛已是板上钉钉之事,到了可以卸磨杀驴的时候。毕竟桑府势小,与其相比,大渊倒有的是氏族能够取而代之。
\n
朝堂之上,一时寂静。提出此话的朝官等了半响却等不来皇帝一个答复,又不敢抬头,就这般弯着腰直至腰身颤抖,几欲撑不住,才听到高座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