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的门人经过多番辩论,最终止步于第二轮,无缘终辩。文氏的人就连时家的文仆都未胜过。这个结果自然不能令文氏满意,那日,文氏的队伍高调出行,今日却只是拿了一个上不上下不下的结果回来,文永昌如何满意。
\n
但对于文氏的败北,大渊坊间却没多少嘲笑之声。大渊向来以文史一道渊厚的底蕴为傲,文氏是大渊近代屈指可数的文史大家,文氏的败北无疑是给了大渊文士一个响亮的耳光,虽然也不乏有人高唱文氏的没落,但在文辩一事上,大渊众文人学士的态度倒是大体一致,便是要与那时家后人再辩一场。
\n
天光迷人,冬日午后的阳光显得格外的珍贵,风华殿的小朝会今日晚了些,新帝看着吵得面红耳赤的群臣,浅笑道:“今日时候已晚,不如诸位就在此处用膳吧。”皇帝留群臣小宴,这是大渊立国以来的头一遭。各人一番矮席,御厨今日做的是翠丝蒸鱼,鱼肉鲜嫩,翠丝脆口,这道菜吃得讲究,众人皆闭口不言,默默品尝。
\n
苏瓷看了一眼群臣碗里的鱼膳很快见底,便知今日的菜肴还算和他们的胃口。
\n
今日这一餐恰到好处,众人虽因味美而多进了几口,但因御厨在量上的把控得当,也不至于积食。午后的天光正亮,众人吃得舒坦,心情自然不错。此时,苏瓷抬眼,看向群臣,问道是否吃好。众人连连点头,只道宫中膳食美味。
\n
见这群言臣吃饱喝足,苏瓷敛了眉目,提起此前众人颇有争议的百子堂拨款一事,苏瓷欲增加两成预算,在偏远地区也能设堂,但言官认为偏远之地人口稀少,在那里立堂颇有些浪费了。此时饭饱之后,苏瓷再次提出此话,一众人不由苦笑,这饭果然不是白吃的。
\n
鱼肉鲜美是以礼敬,鱼刺繁杂是以闭口细嚼。皇帝之意以一道菜传递地分毫不差,众人明白,新帝对学问的看重,不肯放弃任意一个大渊子民,是而用一道菜点拨,以礼敬的态度愿他等就此闭口,勿再多言。因而这一顿饭后,众人垂首赞同新帝,不再对此多言。饶有那么一两个仍旧不懂的木鱼脑袋也不打紧了。
\n
待众人离去,冼九黎复才将近日坊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