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第62章 改弦更张
\n
淮南金河之内打捞上来一具尸体,此人正是前段时日高调批判文氏独揽文教的一名清流文士,昨日里听闻与三两友人同聚,几人提起了近日有人欲以钱财封口之事,皆不屑地一笑置之,次日他的尸体便被赶早的货商发现漂浮在金河之上。经衙内审查,死因是溺亡。
\n
据与其相约的友人所说,此人离别之时神思清明,他们几人不过小酌几杯,并未到醉的地步,更不用说醉酒失足了。经查证,这名清流文士与友人相聚的当日收到了一笔钱财,正是因此才约人出来挥霍。嘴里批判着欲以钱财收买文人心志,背地里却又是另一番做派。
\n
此事被爆出来之后,坊间对于清流文士的风评大打折扣。而清流一派为了自证清白,在府衙门前高呼鸣冤,他们将此事算作收买之人的蓄意谋划,称对方欲以此事诬害清流文士的名节,为防事情败露才灭的口。他们一下子集结了上百人在晋城府衙门前,要求彻查。
\n
此事是文氏门下的谋士也未想到的发展,因为他们并没有派人去害人性命。而另一方,经府衙查证,那溺水之人是因路过河阶之上时踩上了绿苔,一脚踩滑,将脑袋磕撞到后掉入水中溺死,这事大概率没什么阴谋在。
\n
但府衙的调查毕竟需要时间,在这段时间之内,这群清流文士已将这件事闹到了上京城。
\n
文氏之事本就流言满天飞,如今又参合进了人命,更无法简单收场。朝堂之上,言官再奏此事,但这一次言官却并未将文氏放在上奏的中心,而是认为清流一派虽行事有些许激进,但有一事却未妄言,大渊文史悠久,文教学识当百齐放,百子同堂,而非让文渊阁一家独大。文之一道当为天下学士立命立心,应该给寒门学士更多机会,让学问成为他们立命的又一条途径。
\n
接言官三奏,按礼制皇帝须得回应。当日,皇帝集结学士府、功职司、文史司等一众官员于风华殿小朝会期间秘谈,具体内容,却无他人知晓。
\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