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想要收顾繁春入自己门下的那位阁老,他倒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当年未能招揽的人才,今日居然自甘堕落,与匪盗同行。毕竟萧盛的出身在大渊文士的眼中可不怎么光彩,即便被立国正式封侯可也离不开他流匪的出身,尤其是他如今的军队多是曾经为匪时召集的人马。
\n
“文阁老,不如这样。”见那人着实已经无话可说,苏瓷方才开口道:“我让秋南指一队人给你,你们文氏亲自去将人捉回,可好?”
\n
听苏瓷这般说辞,那人自然不敢吭声。
\n
见那人并不说话,苏瓷继续道:“顾繁春在边境之上善用谋略,剿匪无数,清理了不少边陲的流民军,替我们倒是省了不少事,他所作在孤看来,并无不可。”
\n
听到苏瓷这话,那人又是哐哐哐地磕头,大呼:“殿下!我文氏百年清誉,哪能出一个匪盗啊!”
\n
“他所行之事岂可归于盗匪一类?”
\n
“殿下!文氏群儒多年来克己奉公,为大渊培养了多少文士、学士,为了不辱门楣,一直守着清廉正道,从不敢有半步偏驳,行住坐卧皆循礼法,顾繁春如今所行辱没斯文,不尊教礼,这是对文氏的亵渎!”
\n
苏瓷微微皱了皱眉,听那人继续道:“大渊重文道礼节,断不可让这等莽夫成了楷模被人歌颂啊!”
\n
“谁告诉你,大渊重文道?”
\n
苏瓷的话很轻,仿佛殿外耀动枝桠的风,卷过几缕尘便会被吹散,但却让殿内一时鸦雀无声。此文道,彼文道,究竟是哪个“文”?储君此问,却是将那阁老架在了火上烤,不知是否是夏日过于炎热,那人匍匐在地上流出了豆大的汗水。
\n
文氏门人满天下,渐有独揽大渊学途的气势。若非老太傅的关系,厉帝早有动文氏的心思,今日敢在东宫吼出“大渊重文”,明日这话便能传到前朝,传到皇帝耳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