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达成共识,可以说是对朝局一言而决,但如今面对这种涉及到基本盘的事,也不得不慎之又慎。
\n
朱翊钧闻言,双手把着阑干,脚抵着最下面,身子前后晃动:“也不尽然要全部发去州府嘛。”
\n
话说到一半。
\n
张居正皱眉扶住皇帝的腰杆,打断道:“陛下注意仪态。”
\n
朱翊钧讪讪站直身子。
\n
他轻咳一声,继续说道:“朕的意思是,可以按自愿原则,将主动提出下到地方的翰林编修、庶吉士,在仕途上酌情优待。”
\n
这就是诱之以利。
\n
高仪闻言叹了一口气。
\n
他摇了摇头,跟不熟悉儒门生态的皇帝解释道:“陛下,士林之中,名望才是根基,没有庶吉士会自损根基,只为少减三五年的堪磨。”
\n
仕途和名望孰轻孰重,只看多少朝臣对廷杖梦寐以求就知道了。
\n
皇帝许的这点小恩小惠,还不足以让庶吉士“不合群”。
\n
朱翊钧思索片刻,朝两位辅臣认真问道:“有人领头,是不是会好很多?”
\n
两名辅臣一怔。
\n
对视一眼后,相继点了点头。
\n
朱翊钧释怀一笑:“那二位先生不妨先拟个章程出来,至于庶吉士的事,朕届时给他们做做‘思想工作’。”
\n
还有人还欠他债呢,君父要讨债,不还可不行。
\n
有人前头之后就好办了——国朝有没有成例,在政治阻力上,不可同日而语。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