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而渤海、东海等港口,需考量水文。”
\n
“譬如濒临渤海的几个港口。”
\n
“黄河千年多变,如今虽由四泗、淮入海,但初为利津、滨州一带入海,后又从天津卫入海,多年不治,这一段沿海,几乎尽是淤沙,临近几个港口方圆十余里内,若是不掘地三尺,打捞淤泥,则入港必然搁浅。”
\n
“又譬如大明海(东海),与长江、运河等众多水系交织,异物入海、水浪对拍,致使贝堤层迭,而杂物、沉船、礁石蓄积,如今勘定的航线,乃是前宋故道,虽留有遗泽,但这数百年间之新生,仍旧需要一一勘察清理。”
\n
“而海运入京的这一段,用的是永乐五年的故道,废弃一百数十年,直古口入白河这一段,必然要重新疏浚。”
\n
“此外,登州、胶州、淮安、崇明等各处更需修缮复用港口,调理地理水文。”
\n
“疏浚河道、清理海床之人工,掘挖海港、复通故口耗费之材料,都是白花花的银两,臣也不能毫无花费,就凭空通了海运。”
\n
“还请陛下明鉴!”
\n
朱衡在文华殿内慷慨陈词,头头是道,皇帝跟群臣却是面面相觑。
\n
这就是把天聊死了。
\n
说得这么专业,让外行怎么判断?又让人怎么接话?
\n
哪怕朱翊钧方才打定主意婉拒朱衡,此时也觉得有些不好开口。
\n
他不太懂水文,也没搞过水利,只觉得朱衡说得似乎有些道理。
\n
尤其让人搞大工程不给钱肯定是不行的,总不能玩不看过程,只要结果那一套。
\n
但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