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而已。
\n
他已经公开表示过,自己哪怕中了进士,都是要辞官回福建,继续给俞大猷卖命的。
\n
所以李坤才说其人豁达,不应该搞考前祈福这一套。
\n
但李杜闻言,却笑着摇了摇头:“叔简此言差矣,我虽无意仕途,但这高中进士,却正是我的执念。”
\n
李坤很是捧场,露出好奇的神色:“这是何故?”
\n
李杜也不遮掩,叹了口气娓娓道来:“如今天下重文轻武,哪怕我东翁俞都督,战功赫赫,威震东南,也常为区区微末小官所折辱。”
\n
“那些小人所依仗的,不过是进士出身罢了。”
\n
“我身为幕僚,改不了天下大势,便想着干脆考个进士,给我东翁涨涨脸面。”
\n
“届时再遇到拿文武高低说话的,我就能拿自己作说法了。”
\n
李杜是福建晋江人,对有恩于福建的俞大猷,可以说是死忠一般倾心。
\n
无论是自家撰写的《征蛮将军都督虚江·俞公功行记》,还是辅助俞大猷修订《正气堂集》,都能见到其发自内心的崇拜。
\n
李坤读过这位的文字,自然明白李杜的为人——若非如此,两人也没有这般亲近。
\n
不过这话涉及时弊,而且时人多有分歧。
\n
李坤本着不想惹麻烦的原则,挑着场面话来说:“一文一武,不能说非要分出孰重孰轻嘛,我听闻,月中的时候,陛下还补了一位武臣入文华殿参知廷议,可见中枢也明白文武相济的道理。”
\n
这事说来也奇怪。
\n
竟然是礼部当先挑的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