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呼吁国府,要加强对于曰本人的警惕。
\n
金陵方面的常凯申,本来就在国府内斗之中焦头烂额,还遇到这档子事情。
\n
包国维是处理不了了,《菊与刀》等相关作品也很难压住,官方名义上说是要禁止,可民间依旧是我行我素,传播阅读相关作品,几乎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n
常凯申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文人,让他又爱又恨,恨不得将对方碎尸万段,有事情却又爱得想要将对方供起来。
\n
处理是不可能处理的,就是官方喊两句口号,特别是常凯申,接连发了好几道命令出来,严令民间不准反对、激怒曰本人,从而导致两国事态变得不可收拾。
\n
他甚至让自己的笔杆子,陈训恩写出一篇华夏与曰本关系的分析文章《敌乎?友乎?——中日关系的探讨》。
\n
这篇文章由常凯申口述,陈训恩笔录润色,最后以徐道邻的名义被发表在国府官方媒体《外交评论》之上,并且得到国府官方宣传媒体大肆转载。
\n
成为国府压制民间反曰情绪的重要抓手之一。
\n
在这篇文章之中,常凯申着重分析了两国的地位和形势,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n
“华夏与曰本两国原系兄弟之邦,合作乃是理所应当两国平等互惠相互扶持但凡有正常认识的华夏人都应该明白,曰本终无法成为我国家之敌人,我国家也终要与曰本携手共进”
\n
这样一番睁眼说瞎话的言论,常凯申他是真傻吗?不,他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罢了。
\n
彼时东北并不在常凯申的手上,他就算明白曰本人有侵略的野心,知道曰本人早就图谋不轨,也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n
主要还是因为,民国并非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各地军阀名义上归附,实际上与古代割据的藩镇没有什么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