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话,李春芳满脸不解的从顾寰脸上移开,看向在场的其他几位阁臣。
\n
与李春芳的震惊不解,略有不同的是,严嵩等人虽然同样意外,却都带着一副了然的神色。
\n
袁炜在一旁脸色凝重的解释道:“先前陛下的旨意,如今朝中军需上的差事都由严绍庭担着,高务观和徐琨二人辅之。昌平当初遭灾经由严绍庭之手重建,还新开了不少工厂,其中便有冶炼厂和锻造厂,户部和兵部当初是同意在那边的锻造厂铸造新式火炮。”
\n
说着话,袁炜侧目看了眼坐在上首位置的严嵩。
\n
他转口略带着迟疑道:“只是昌平锻造厂的火炮报上来说是铸造新式的,户部和兵部还未曾带着工部及军器监的人过去查验,尚不知晓这些炮到底如何。”
\n
这算是为昌平为何能在今日抵御到底还是出现在京畿之地的蒙古人时,能够动用火炮这等朝廷严格管控的利器的原因。
\n
从官面上而言。
\n
昌平并没有私自背离朝廷,私底下铸造火器。
\n
顾寰举目看向李春芳以及在场的阁臣们,沉着脸正色道:“此次蒙古人攻破边墙,又悄无声息摸进了京师腹地,朝廷也未抽调别处兵马支援,当下昌平直面敌军,抽调锻造厂的火炮迎敌定然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乃是形势所迫,事急从权。”
\n
说完后。
\n
顾寰便没有再说话了。
\n
但他这话却也算是顺着袁炜的话,为昌平开拓了私自动用火炮的责任。
\n
内阁和朝廷总不能指望着说,昌平治安司坐看数万百姓惨遭蒙古人屠杀而放着锻造厂里的火炮不用。
\n
袁炜不由点了点头,他亦是这个意思。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