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水车、打造农具等等大量事务。
\n
除此之外,他们同时还是部族里的军事贵族/州县的军官。
\n
在元祐元年的战争中,包括包诚在内的人,都曾披甲执弓,跟着父祖出战,甚至亲自带队冲锋陷阵。
\n
和熙河的这些上过战场,管过庄,开过荒,凿过渠,建过水车的衙内们相比。
\n
被他们邀请来的士人,除了读书比他们厉害外。
\n
大部分人在其他所有方面,几乎都被完爆。
\n
当然了,也有例外。
\n
毕竟,屡试不第的士人中,经常会出现‘时运不济’,但其实才干,远超其他人。
\n
只要得到机会,便能瞬间逆袭,成就大业的人。
\n
这都很正常。
\n
不正常的是,今年的贡生里,这样的人才出现的概率有些高。
\n
比如说包诚,在与那十几个他所结交的士人,交谈后就愕然发现。
\n
这十几人中,居然有足足三个,无论是见识还是为人,都叫他为之倾心。
\n
一问之下,包诚得知,这些人中最大的一个,从熙宁九年就开始赶考,一直考到如今,已经连续考了四次。
\n
这次若再不中,下次他就有资格申请参加特奏名考试了。
\n
……
\n
文彦博接到包诚派人送来的拜帖,只看了一遍,就笑了起来:“诞哥儿(包绶乳名),做得好大事!”
\n
“连这熙河包氏,都来认老夫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