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开始了巡场,以确定所有考生都已入场,并且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n
老实说,包诚觉得汴京城的考官,纯粹是多此一举——三年一次的科举,还能有人弃考不成?
\n
至于入场的考生,没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n
这就更是笑话了——还能有人,坐到别人的位子上?
\n
但很快,包诚就被打脸了。
\n
因为,就在他的这个考场,考官巡场发现了好几个座位上没有人的位子。
\n
当即那考官就命人,撤掉了那些考位,并记录在案。
\n
不止如此,在巡场过程中,还发生了士人纠纷。
\n
真有人坐在了别人的位子上!
\n
然后,被苦主找上门,两人拉拉扯扯,骂骂咧咧。
\n
考官立刻介入,命官兵将两人都锁拿了。
\n
看的包诚是目瞪口呆。
\n
好在坐在包诚考位前的,是一个须发白,至少有五六十岁的大宋科场老手了,他见着包诚目瞪口呆的模样,再瞧着他的容貌和年纪,便有了好为人师的想法。
\n
于是,与包诚解释了一番。
\n
包诚听完,整个人都思密达了,按那老贡生所言,大宋过去每次科举,都有贡生弃考,而且人数很多。
\n
少则数十,多则两三百。
\n
弃考的原因,各种各样。
\n
有考生在赶考路上生病,来不及入京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