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
\n
故此,想知道大宋朝廷的风向,直接看每三年一次的科举殿试题就能知道了。
\n
而赵煦打算玩次大的。
\n
他提着笔在纸上,写下三道不同的策问题。
\n
他看着这三道题目,目光灼灼:“且看今年科举放榜之后的情形吧!”
\n
“若是没什么风波……”赵煦舔了舔嘴唇:“那我自然会选最激进的这一道题目!”
\n
恩……
\n
你们都任由皇权搓揉了,那也就不要怪皇帝欺负人,得寸进尺。
\n
“若只是稍有风波……”
\n
“便选这道调和的题目!”
\n
所谓调和,其实就是温和的激进。
\n
毕竟,他们都只是嘴上说几句,那随便给个枣子安抚一下就可以了。
\n
“若群情激愤……”
\n
“便只能用这道中庸之题了!”
\n
但所谓中庸,孔子都说过了——君子和而不流。
\n
简单的说就是假意改变,实则立场依旧不变,而且随时随地都准备反攻倒算。
\n
这是赵煦在现代学到的智慧。
\n
领导们,总是做着不同的预案。
\n
但基本上所有预案到最后,都只有一个目的——实现最开始的战略意图。
\n
这就叫在曲折中前进,在探索中成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