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八年的故事,拟出了本年科举的题目。
\n
然后,按照自己的猜想,在论考中大幅增加了实务方面的内容。
\n
他也只能做到这一步了。
\n
因为,胡乱揣测圣心,哪怕猜对了,也是致命的!
\n
正如那《汴京新报》上,如今已经连载完成的《三国演义》里杨修的典故。
\n
王子韶却在听了章衡的话后,只是笑笑:“子平公效诸葛武侯,用心谨慎,虽无过错,但我恐将来也无成绩!”
\n
“吾辈自蒙官家恩典,受命主持贡举,为国取材,自当勇于任事,为君分忧呀!”
\n
章衡黯然。
\n
这是他的性格缺陷。
\n
他不像章惇,热爱冒险,经常的梭哈。
\n
也不像章楶,无论之前有多么犹豫,但一旦下定决心,就能勇往直前。
\n
他是个典型的技术官僚。
\n
习惯了在上级安排下做事。
\n
一旦上面没有指示或者要求,他就会习惯性的去寻找故事、惯例。
\n
然后按照故事、惯例做事。
\n
这是他人生仕途中那个最大的挫折,给他留下的教训所致——当年章衡卸任初授的湖州通判后,回朝为盐铁判官,兼任起居注。
\n
在任期间,章衡大胆的提出,三司财政,当按年编列预算,先预估一年所费的钱财,然后以此为据,分配一岁的赋税征收与支出。
\n
如此,就能公私两便,也能减轻百姓负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