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而在现代留过学的赵煦,对此其实有更清楚直观的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n
庆历兴学和熙宁兴学,是大宋社会经济在过去的百五十年中,不断发展的必然。
\n
富裕起来的商贾、地主,当然想要获得政治权力。
\n
而最好的获取途径,就是科举。
\n
而想要科举就要兴学。
\n
这是历史大势,浩浩荡荡,不可违逆。
\n
违逆者,必将被历史车轮碾碎!
\n
而通过科举获得了权力的新兴士大夫们,当然想要主导天下,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秩序。
\n
所以熙宁变法,也是如此。
\n
哪怕赵煦的父皇,不想变法,也会被推动着去变法。
\n
无他——不变法,不改革,不对既得利益集团动刀子。
\n
通过庆历兴学涌现出来的年轻士大夫们怎么抢班夺权?
\n
难道,吕惠卿、曾布、章惇们,会傻兮兮的等,等着那些老登自己退出历史舞台?
\n
笑话!
\n
同样的道理,赵煦上上辈子的元祐政治,必然失败。
\n
因为熙宁兴学运动崛起的新兴士大夫们,不会甘于寂寞。
\n
司马光、吕公著、苏轼们想要拦着这些人进步?
\n
实在是做梦!
\n
心中想着这些,赵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