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加上,国朝之制,师徒、父子、叔侄、翁婿同殿为臣者非常少。
\n
更不要说,同在都堂的了。
\n
于是,也就不再强行挽留。
\n
在今天的早朝上,将其请郡劄子,下到朝堂,命有司议论。
\n
实际上就是批准了他的请求。
\n
自然的,郭忠孝在知道这个事情后,再也不能安坐。
\n
直接到赵煦面前来请辞了。
\n
赵煦微笑着,命童贯上去,接了郭忠孝的辞表,打开一看。
\n
还是老调子——臣父年迈,臣为人子,不忍老父寒暑点卯之苦,乞辞诸差遣,归家奉养老父,以尽人子之孝。
\n
这是政治正确。
\n
赵煦看完,知道是留不住郭忠孝的,便道:“郭舍人孝心诚笃,朕实良叹!”
\n
“但朕实在有些不舍啊!”
\n
郭忠孝顿首泣道:“陛下厚爱,臣父子感恩不尽!”
\n
“奈臣父年迈,寒暑往来于武学,诸多不便,身为人子,臣实不忍……”
\n
“唯乞陛下开恩……”
\n
赵煦颔首:“既是如此,朕自当成全!”
\n
其实,郭忠孝自己不主动请辞,年后赵煦也会调整通见司的人事了——当初,赵煦任命郭忠孝执掌通见司,是为了和旧党媾和,展示诚意。
\n
郭忠孝是郭逵之子,吕公著的女婿,程颢的学生,文彦博、冯京、韩维等人欣赏的晚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