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一副非要将相关御史贬黜的架势!
\n
但,吕公著和李常都很清楚,在大宋天子贬黜御史乃是常态。
\n
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正是大宋政治的悲哀所在——
\n
自仁庙以来,大宋的政治斗争的失败者,不仅不会在物理上死亡,就连惩罚,一般也都以贬官为主。
\n
这样的体制,等于鼓励党争!
\n
于是,仁庙以来党争越来越激烈,也越来越频繁。
\n
御史言官们,更是成为了每一次党争的导火索和冲锋者。
\n
道理非常简单——既然,我就算得罪宰执重臣,也不会有性命之忧,了不起去地方上待几年。
\n
那么,我为什么要怕他们?
\n
何况,收益和代价,完全不成比例!
\n
赢了,青云直上,名动天下。
\n
就算输了,也有机会,等待将来。
\n
万一,被我攻击的宰执获罪下台了。
\n
那我作为反对派,自然是有功的!同时也是正直的、不畏权贵的、敢于和权贵做斗争的忠贞之臣!
\n
自然,升官如尿崩。
\n
于是,对朝中的台谏的官员来说。
\n
都堂宰执,待制大臣,若合他们的意,那就是贤臣在位,国家得人。
\n
若不合他们的意,就视若仇寇,必欲除之而后快!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