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格物致知’。”
\n
“此皆陛下之恩!”沈括低下头去。
\n
今日之事,自然是赵煦和沈括提前演练过的。
\n
为的就是要给重要的大臣透气。
\n
使他们知道,国家最新的军事革命进展。
\n
“再给三位相公,展示一下三眼铳罢!”赵煦说着。
\n
“诺!”沈括躬身应命。
\n
赵煦则看向远方,嘴里轻声呢喃着:“技术进步,任重道远啊!”
\n
从去年开始一直到现在,赵煦都在不惜工本,不惜资源的投入到火器司。
\n
为此,他甚至给天下州郡的监当官们下诏,命他们向火器司举荐能工巧匠。
\n
尤其是各地钱监的泥范工匠、翻砂工匠是重点对象。
\n
以举国之力,加上徐州那边的冶铁技术进步,所带来的材料进步。
\n
这才终于在一年多时间内,就将科技树攀到了明代早中期的水平。
\n
虎樽炮与三眼铳的出现,就是证据!
\n
而且,大宋的这虎樽炮、三眼铳,在技术上甚至比明代的虎樽炮、三眼铳是进步的。
\n
因为,现在徐州利国监使用的反射炉冶铁的冶炼温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明代的水平,甚至可能达到了十八世纪欧陆的冶铁水平。
\n
这使得,大宋的工匠可以用翻砂法来铸造虎樽炮。
\n
然而,想要再进一步,实现整体一次浇铸成型,还是有困难,需要在翻砂铸造或者泥范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