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譬如说,元丰八年的科举,就录取了正奏名五百七十五人,特奏名进士则是八百四十七人。
\n
如今,若是增加了明算、明法等科进士的数量,而且是增加到五十人!
\n
这就意味着,要从经义士子方面,挖下一大块肉来。
\n
吕公著知道,这种事情,只要发生,士子们就必定沸反盈天。
\n
甚至会和他不死不休。
\n
“陛下……今天下冗官已重……”吕公著不敢直接拒绝,只能委婉的说道。
\n
赵煦笑了:“左相放心,所录士子,皆不占正常科举士子之阙,也不与之共同授官……”
\n
“他们将进入专一制造军器局、翰林天文院以及诸司专勾司为官、磨勘……”
\n
“只有改官之后,才会参与到正常的磨勘除授之中……”
\n
这是赵煦深思熟虑的结果。
\n
想要推动科举改革,就不能动士子们的蛋糕。
\n
一动就可能引发强烈的反弹。
\n
只能是学习高考扩招的经验,增加录取人数,同时,让新进士们避免和旧进士竞争,陷入无休无止的撕逼中。
\n
“这……”吕公著皱着眉头。
\n
他还是感觉,风险太大。
\n
在旁边的蒲宗孟终于忍不住了,道:“左相若是不愿,臣乞主持此事!”
\n
不就是得罪人吗?
\n
他蒲宗孟最擅长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6页